翻譯之內容本質上或有定義未能完全符合原文之處,原始之英文文件將作為澄清定義之主要文件。
舉例來說,MSCI以企業治理與市場流動性為指標,決定哪些國家屬於新興市場,而不將社會經濟指標如人均GDP、網路普及度、醫療保健、金融服務等納入考量。但南韓和台灣該歸類為新興市場嗎?若是30年前問這個問題,答案無疑是肯定的。
選股不選市 這並不代表南韓與台灣的股市不值得投資,但聯博認為,選股決策必須依據對企業個股的分析。本文件資料僅供說明參考之用,在任何狀況下都不得視為投資建議。本處所表達之意見可能在文件發布後隨時變更。但印度股市僅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8.3%權重,菲律賓更是只有1.3%。但2006年以來,兩國經濟成長逐漸減緩,GDP平均年增率降至3.5%,接近成熟市場的幅度。
看更多聯博研究報告: www.ABfunds.com.tw 或聽聽聯博怎麼說:www.youtube.com/abfunds 風險聲明 聯博投信獨立經營管理。聯博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110信義路五段7號81樓及81樓之1 02-87583888。自白是被告在偵查或審判時就犯罪之事實,全部或部分承認。
且讓助理們產生錯覺,擔心自己如果不快點認罪,會面臨更嚴重的後果繼續新表演形式 因應新冠肺炎而出現的網上演出隨著疫情結束而逐漸減少,但有些因疫情而催生的表演形式成為藝團發展的目標,例如小交的電影音樂會口碑不俗,今年再度跟MOViE MOViE《Life is Art光影藝術祭》合作,推出〈Tiny Galaxy Concert@虎豹〉。香港中樂團在2020年開始與3香港展開5G策略性合作,利用5G現場直播,支援4K超高清畫質拍攝,今年不但5G直播香港鼓樂節音樂會,更與郵輪Resorts World Cruises合作,完成首個5G海上點對點直播演出。及後香港藝術節在社交平台上載Jakub Hrůša的公開信,試圖為事件降溫,怎料再度「炎上」,被網民指明明是行政失誤,卻用指揮來做「檔箭牌」。
文:洪思行 自2020年開始,筆者每年都用一個字總括該年度的古典音樂樂壇,2023年所選的字是「新」。不過對他們來說,最重要的是新音樂總監柏鵬(Christoph Poppen)上任。
說到「還債」,除了梵志登,還有音樂家。港樂更進一步將藝術與科技結合,邀請香港作曲家梁皓一創作《元宇宙交響曲》,不但在音樂廳演奏,同時在The Sandbox元宇宙。新樂季開宗明義地以「Double Happiness」為主題,其中一個寓意就是柏鵬和葉詠詩並駕齊驅(關於柏鵬任小交音樂總監的詳情可閱讀拙文)。至於香港小交響樂團同樣重啟外訪之旅,2023年共有11場。
這個任命反映小交希望平穩的發展,所以才選擇從2015/16樂季開始擔任首席客席指揮的柏鵬,而葉詠詩仍然會指揮小交及協助處理樂團藝術發展事宜。好些過往因疫情而來不到的音樂家終於能夠到港演出,包括Buchbinder、辻井伸行,有些則在短時間(一年內)再次(受康文署邀請)來港,例如Kavakos和趙成珍,無獨有偶,他們全都是2019/20樂季出現的名字,當時只有開季的趙成珍能成行,其他都是過了三年才能跟港樂合作。口罩令從2020年7月15日起生效,歷時959日,期間社交距離措施因應疫情而改變,曾經全面封閉表演場地,或是限制入場率,亦曾因疫情轉壞或有表演者染疫,令表演被迫取消,很多藝團花了數月的心血一下子付諸流水。之所以選「新」,是指後新冠疫情的新常態,整個業界面對的新挑戰。
可惜今屆閉幕音樂會卻爆出「關公災難」,這場由Jakub Hrůša指揮Bamberger Symphoniker的音樂會,本來門票及宣傳品寫明「遲到觀眾於第一首交響曲奏畢後方可進場」,主辦方卻在第一樂章完結後讓遲到者入場,而觀乎遲到者的座位,有不少都是拿贊助票的,更甚的是每個樂章完結後都有人拍掌,事後引起很多觀眾不滿。售票遇困難 疫情為業界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,儘管已經結束,但它帶來的影響持續,根據筆者一年來的觀測,有感其中一項變化是售票比以往困難。
即使是康文署主辦的音樂會亦遭遇「滑鐵盧」,例如Lise de la Salle和Kavakos。當然明星級的音樂家或團體仍是票房保證,例如久石讓、馬友友、郎朗、紐約愛樂樂團、Diana Damrau、Alice Sara Ott等都是一票難求,或是矚目新星的香港首演如劉曉禹和角野隼斗,都是香港樂迷的「搶飛」目標,但這已經不是金科玉律了,今年出現不少「炒車」的例子,最嚴重的是歌劇天后Anna Netrebko,香港藝術節為她舉辦兩場音樂會,入座率均不到五成——過往藝術節在閉幕表演同日所發的新聞稿,總會表明入座率超過九成,今年隻字不提。
飛躍演奏香港在2021年推出〈樂聚。該職位自2020年葉詠詩離任後便一直懸空,柏鵬上任後,葉詠詩轉任桂冠音樂總監,另一位港產女指揮葉詠媛則成為副指揮。這個號稱是「全球首個於音樂廳及元宇宙演出的交響樂作品」備受港樂重視,甚至錄製成專輯,由Sony發行,但評論不佳,特別是視覺效果,被南華早報樂評指是「Painfully unimpressive」。之所以有那麼多外訪,除了是第50個樂季,相信是要趁梵志登(Jaap van Zweden)還是音樂總監時「還債」,把過去幾季安排好但被迫取消的音樂會完成。該套紀錄片由祁凱達與徐岱靈合導,講述五十年代香港娛樂大亨區德禮(Harry Odell)的故事。港樂開幕音樂會請來Joshua Bell,入座率也不像預期。
隨著疫情結束,藝團可以再無後顧之憂地策劃節目,不但能邀請國際音樂家來港,同時進行久違的外訪,香港管弦樂團在2023/24樂季踏入職業化後第50個樂季,在這個重要一季舉行了至少18場外訪音樂會(明年內地巡演3的詳情未公布),單是2023年上半樂季便有9場,很可能是港樂史上最多外訪的一季。當時區德禮以璇宮戲院(後易名為皇都戲院)為基地,邀請中外眾多頂尖音樂家來樂演出,對推動香港早年音樂發展有重大貢獻,這套戲可謂補足了這段歷史的空白。
王致仁的哥德堡變奏曲〉,反應很好,今年趁王致仁回港演出期間再度上映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梵志登即將離任,新樂季受邀的指揮相信很多都是下任音樂總監的潛在人選,而當年跟隨梵志登來港的樂團首席王敬會否一起離團,同樣值得留意
之所以選「新」,是指後新冠疫情的新常態,整個業界面對的新挑戰。可惜今屆閉幕音樂會卻爆出「關公災難」,這場由Jakub Hrůša指揮Bamberger Symphoniker的音樂會,本來門票及宣傳品寫明「遲到觀眾於第一首交響曲奏畢後方可進場」,主辦方卻在第一樂章完結後讓遲到者入場,而觀乎遲到者的座位,有不少都是拿贊助票的,更甚的是每個樂章完結後都有人拍掌,事後引起很多觀眾不滿。
香港中樂團在2020年開始與3香港展開5G策略性合作,利用5G現場直播,支援4K超高清畫質拍攝,今年不但5G直播香港鼓樂節音樂會,更與郵輪Resorts World Cruises合作,完成首個5G海上點對點直播演出。說到「還債」,除了梵志登,還有音樂家。飛躍演奏香港在2021年推出〈樂聚。該套紀錄片由祁凱達與徐岱靈合導,講述五十年代香港娛樂大亨區德禮(Harry Odell)的故事。
這個號稱是「全球首個於音樂廳及元宇宙演出的交響樂作品」備受港樂重視,甚至錄製成專輯,由Sony發行,但評論不佳,特別是視覺效果,被南華早報樂評指是「Painfully unimpressive」。當然明星級的音樂家或團體仍是票房保證,例如久石讓、馬友友、郎朗、紐約愛樂樂團、Diana Damrau、Alice Sara Ott等都是一票難求,或是矚目新星的香港首演如劉曉禹和角野隼斗,都是香港樂迷的「搶飛」目標,但這已經不是金科玉律了,今年出現不少「炒車」的例子,最嚴重的是歌劇天后Anna Netrebko,香港藝術節為她舉辦兩場音樂會,入座率均不到五成——過往藝術節在閉幕表演同日所發的新聞稿,總會表明入座率超過九成,今年隻字不提。
王致仁的哥德堡變奏曲〉,反應很好,今年趁王致仁回港演出期間再度上映。當時區德禮以璇宮戲院(後易名為皇都戲院)為基地,邀請中外眾多頂尖音樂家來樂演出,對推動香港早年音樂發展有重大貢獻,這套戲可謂補足了這段歷史的空白。
文:洪思行 自2020年開始,筆者每年都用一個字總括該年度的古典音樂樂壇,2023年所選的字是「新」。港樂開幕音樂會請來Joshua Bell,入座率也不像預期。
該職位自2020年葉詠詩離任後便一直懸空,柏鵬上任後,葉詠詩轉任桂冠音樂總監,另一位港產女指揮葉詠媛則成為副指揮。至於香港小交響樂團同樣重啟外訪之旅,2023年共有11場。好些過往因疫情而來不到的音樂家終於能夠到港演出,包括Buchbinder、辻井伸行,有些則在短時間(一年內)再次(受康文署邀請)來港,例如Kavakos和趙成珍,無獨有偶,他們全都是2019/20樂季出現的名字,當時只有開季的趙成珍能成行,其他都是過了三年才能跟港樂合作。之所以有那麼多外訪,除了是第50個樂季,相信是要趁梵志登(Jaap van Zweden)還是音樂總監時「還債」,把過去幾季安排好但被迫取消的音樂會完成。
這個任命反映小交希望平穩的發展,所以才選擇從2015/16樂季開始擔任首席客席指揮的柏鵬,而葉詠詩仍然會指揮小交及協助處理樂團藝術發展事宜。即使是康文署主辦的音樂會亦遭遇「滑鐵盧」,例如Lise de la Salle和Kavakos。
繼續新表演形式 因應新冠肺炎而出現的網上演出隨著疫情結束而逐漸減少,但有些因疫情而催生的表演形式成為藝團發展的目標,例如小交的電影音樂會口碑不俗,今年再度跟MOViE MOViE《Life is Art光影藝術祭》合作,推出〈Tiny Galaxy Concert@虎豹〉。新樂季開宗明義地以「Double Happiness」為主題,其中一個寓意就是柏鵬和葉詠詩並駕齊驅(關於柏鵬任小交音樂總監的詳情可閱讀拙文)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梵志登即將離任,新樂季受邀的指揮相信很多都是下任音樂總監的潛在人選,而當年跟隨梵志登來港的樂團首席王敬會否一起離團,同樣值得留意。港樂更進一步將藝術與科技結合,邀請香港作曲家梁皓一創作《元宇宙交響曲》,不但在音樂廳演奏,同時在The Sandbox元宇宙。